显而易见我们在上半场就领先了20分,到了下半场进攻端有些急躁,失误也多了起来,这才让菲律宾男篮找到了机会。
而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,又没有做出正确的投篮选择,同时也没有主动想要赢下比赛的意愿,仿佛就是在等待比赛的结束。
就这么说吧,如果双方打50场比赛,可能只有一场是会以当时的那种方式结束。
从乔尔杰维奇的这个解答当中,大家能够很明确的知晓,他对于双方的综合实力是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。
首先,输球固然有场上球员发挥不佳的原因,但是,本质上还是因为在第四节的时候没有对对方重点球员的防守做到位。
布朗利是本次菲律宾男篮毫无争议的进攻端核心,在本次亚运会的前面比赛当中他的发挥都是极其稳定且惊艳的。
那么,为什么就不能够在赛前部署的时候特别强调这一点,专门安排一名球员在场上就对其进行“寸步不离”的盯防,从比赛开始的前一秒钟到比赛结束的最后一秒钟。
其次,就算是赛前的工作部署出现了“纰漏”,或者说也布置了,但是球员没能够完全的贯彻执行。
到了第四节明显能够看出来布朗利已经准备“奋力一搏”开始频频在三分线外出手且越投越远的时候,这中间为什么还不做出调整,竟然让他屡投屡中,三分线外一个都没失手。
正常的主教练,看到这样能力的球员出手命中第一个三分球的时候,就应该了叫暂停,然后在暂停当中明确告诉球员,接下来不要再让他有轻松接球的机会,就算是接到了也要不断的贴上去,充分的消耗他,让他每前进一步都异常的艰难。
如果这样他还是来到了前场,或者说是对方其他球员持球来到前场之后把球交到了他的手里,那没啥说的,立刻两名球员上去形成“包夹”,不给他任何出手投篮的机会,哪怕是他把球传给了其他球员,在这名球员身上出现了进攻的机会,并且还把球给打进了。
而且,就亚运会上菲律宾男篮的整体情况,除了布朗利之外,其他球员还真没有太多能够处理球的能力。
再者,如果说这样的比赛是第一次出现也就算了,可是,在此前的世界杯上,菲律宾男篮已经是用同样的方式击败过我们一次了。
唯一的区别就是,世界杯上是克拉克森是在第三节做到的,这次是布朗利是在第四节做到的。
再说直白点,等于是在对方“明牌”且连续“明牌”的情况下,我们都没能把握住机会。
所以,通过这件事情,也再次能够让大家明白,“外教”或者说所谓的“世界名帅”这些称号并不是永久有效的。
而如果想要真的成为一个行业当中公认的“翘楚”,那必须是无论身处什么环境,都能把自己的工作能力给有效的展现出来。
如果说因为以前带的球员阵容比较出色,然后拿到了好成绩,那也只能说是球员的功劳。
现在带的球员阵容不好了,就开始刷新各种“下限”,那除了球员本身的原因之外,主教练同样难辞其咎。
每个人做到了什么,没做到什么,做的好的地方在哪,做的不好的地方在哪,心里都有数。